回想去年(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那天天气非常寒冷,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青龙满族自治县分局(以下简称青龙分局)志愿服务队的李经伟、詹国和等几人来到安子岭乡白莽山村看望这里的贫困户。
贫困户张大爷多年前因车祸造成双腿残疾,孤身一人,侄子在外打工没有太多时间照顾老人。快过年了,志愿者给老人带来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的同时,还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他唠唠家常,冷清的小屋里传出阵阵笑声。
看到这些不知道名字的志愿者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张大爷擦着眼泪说: "这么冷的天,你们还过来看我,真是太感谢了!"
这只是青龙分局开展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青龙分局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干部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了精神文明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干部业绩挂钩,奖惩兑现。积极培育 "惟徳、惟学、惟廉、惟优" 局文化,对局办公楼公共区域进行统一设计,布置包括道德礼仪、人生格言、廉政警句等内容的文化墙,着力营造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以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为原则,把重点放在增强服务意识和坚持依法行政上,把优质服务作为文明创建的着力点。
"我们把每周五下午作为学习时间,组织职工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法制意识和业务素质,为扎实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龙分局副局长孙晶明说。
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特别是当前严峻的环境质量,更是强烈呼唤具有绿色底蕴的生态文明。该局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自加压力认真履职,铁腕治污改善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乡愁更浓,擦亮精神文明生态底色。
为优化县域环境安全,按照上级环保部门要求,青龙分局开展环保大检查和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 "利剑斩污" 专项行动,两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企业223家,对21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18家企业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坚持重点污染源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一般污染源每季度不少于1次,落实污染源日常监管 "双随机" 抽查工作机制,两年来共现场监察企业30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下达改正通知书23余份,确保了治污设施的稳定运行。妥善调处环境信访,实行24小时值班和局领导带班制度,畅通12369环保热线,妥善解决了一批重点信访案件。两年来,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50余起,及时办结率达100%。
"环保工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环保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推动环保工作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开展下去。" 孙晶明说。
在这种初心的引领下,2016年以来,青龙连续第三年被授予 "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先进县" 荣誉称号;青龙分局被省环保厅授予 "2016年度河北省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优胜单位" 荣誉称号;2017年,青龙被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17年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县;连续四年被授予 "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荣誉称号。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