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卫生健康

青龙出资百万为百姓“改厕”埋单

发布日期: 2010-12-16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近日,青龙满族自治县七道河乡七道河村村民金玉华一直乐个不停,逢人便说,新建的厕所特别好,十分卫生,进院子再也闻不到臭味了。原来,今年10月,金玉华家得到了政府给的800元 "改厕" 补贴款,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修建了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

在青龙,像金玉华家这样的由政府 "埋单" 改建的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达到了2450座,涉及大巫岚、七道河、八道河和娄杖子4个乡镇的16个行政村,发放政府补贴款198万元。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54.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92.2%2009年该县被省政府爱卫会列为农村改厕项目试点县,下达农村改厕任务2450座,对地下建筑部分予以每户400元的补贴。

青龙满族自治县政府站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高度,把 "改厕" 工程列为为百姓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11的比例,投入98万元配套资金,用于农村 "连茅厕" 改造中的地上补贴。为此,青龙成立农村改厕领导小组,确定大巫岚、七道河、八道河和娄杖子等4个乡镇16个行政村为首批农村改厕项目示范乡镇,层层签订了责任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对改厕的认识。

今年年初,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青龙农村改厕工作进入施工阶段。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为保证施工进度,成立了督导组,每周对改厕村督导,通过建立施工进度台账制度、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原料采购招标制度,确保 "改厕" 工作顺利进行。据大巫岚乡秦木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林宝介绍,改造后的厕所经过了两次发酵,不但消除了臭味,其粪便还可以直接用作肥料,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日前,青龙农村 "改厕" 工程通过了河北省爱卫会考核组的验收,对该县农村改厕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决定在全省推广青龙的做法。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