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实施方案
单 位 全 称:青龙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通 讯 地 址: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燕山路240号
邮 政 编 码:066599
单位负责人姓名:贾国中
联系人姓名:韩庆海
联系电话(办公、手机):0335-7159019 18633565929
电子信箱:qlnmjkjg@163.com
填报日期:2025年6月16日
基本情况表
总人口数 (万人) | 55.23 | 农业人口数(万人) | 41.85 | 新型经营主体数量 (个) | 合作社2131家、家庭农场610家 | 耕地面积 (万亩) | 36.62 | 经营主体注册使用农技云平台数量 | 0 | |||||||||||
农业总产值(万元) | 680025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 18032 | 农技人员 数量 (名) | 60 | 特聘计划(人数) | 4 | 农技人员注册使用农技云平台数量 | 184 | |||||||||||
农业创新驿站(个数) | 2 | 农业创新驿站专家总数 | 20 | 五级产业扶贫体系中县级专家人数 | 10 | 五级产业持贫体系中乡镇专家服务人数 | 10 | 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数量 | 142 | |||||||||||
项目主导产业情况 | ||||||||||||||||||||
主导产业名称 | 农业科技 示范主体(个) | 辐射 带动数 (个) | 一对N农技服务人员 (数量) | 示范基地 | 主导品种(个) | 主推技术(项) | 专家组人员(名) | |||||||||||||
个数 | 品种(个) | 规模(亩、头、羽等) | 技术(项) | 省级及以上 | 市级 | 县、乡级 | ||||||||||||||
苹果 | 2 | 12 | 10 | 1 | 1 | 150 | 1 | 1 | 1 | 1 | 1 | 1 | ||||||||
畜牧 | 1 | 6 | 10 | 1 | 3 | 500 | 2 | 4 | 3 | 1 | 2 | |||||||||
蔬菜 | 1 | 7 | 10 | 1 | 2 | 50 | 1 | 2 | 1 | 1 | 1 | |||||||||
玉米 | 1 | 10 | 10 | 1 | 1 | 400 | 2 | 1 | 2 | 2 | ||||||||||
中药材 | 2 | 10 | 10 | 2 | 2 | 1 | 1 | 1 | ||||||||||||
合计 | 7 | 45 | 50 | 4 | 7 | 6 | 10 | 9 | 2 | 4 | 7 |
备注:人口、耕地面积、产值等数据为2024年底统计数据。
实施方案
| 根据《河北省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古长城北侧,隶属秦皇岛市。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5.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85万人,耕地面积 36.6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3.45万亩。 1、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202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0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45万亩,粮食总产量11.5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8亿元,畜牧业总产值24.5亿元,水果总产值1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32元。 2、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202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45万亩,其中杂粮面积10万亩,总产量1.4万吨;中药材4.5万亩,总产9万吨,是河北省十大道地药材生产大县之一;苹果面积17.6万亩,总产17.54万吨,栽培面积和产量都位居河北省第一位;生猪饲养量23万头。 3 、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型服务企业发展情况。 全县注册、登记种植、养殖等各类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131家,家庭农场达610家,县级以上示范社105家,其中国家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32家,县级示范社57家。县级以上示范场53家,其中省级示范场9家,市级示范场23家,县级示范场21家。 4、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我县县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经完成,县级农技推广机构14个,其中包括5个执法中队;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保留14个区域站,均为畜牧兽医行业;24个乡镇分别成立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全额拨款制度,保证工作经费,具备良好的推广条件。 5、农技推广云平台建设使用情况。自开展农技云平台建设以来,已有184人开通并使用了农技推广云平台,实现了农技人员与农户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合作,为农技人员配备了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终端,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大大提高。 二、年度目标 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介10个农业主导品种,推广9 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围绕苹果、畜牧、蔬菜、中药材、玉米等主导产业,打造4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示范主体7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招募4名特聘农技员,健全特聘农技员管理机制。对全县45名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培育15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健全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主体机制,实行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制度,组建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队伍,县成立科技服务团,在24个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选派142余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到396个行政村进行包村联户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协同做好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 (二)提升科技示范展示条件能力。根据我县农业实际,确定苹果、畜牧、蔬菜、玉米、中药材等5个主导产业,遴选发布10个主导品种和9项主推技术。创建4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统一树立规范标识,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的设施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覆盖试验示范,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的引领作用。 1、苹果示范基地。基地位于土门子镇景杖子村,依托主体是青龙满族自治县韩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玉新,示范基地面积150亩。主导品种:红富士; 主推技术: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生猪示范基地。基地位于土门子镇小岭沟村,依托主体是河北鑫海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月娟。该主体养殖母猪500余头,年出栏育肥猪1万余头。主导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主推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生猪饲料原料豆粕减量替代技术。 3、黄瓜示范基地。基地位于祖山镇柏树村,依托主体是秦皇岛盛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铁,示范面积50亩。主导品种:春宝四季、娇子,主推技术:黄瓜水肥一体化技术。 4、转基因玉米示范基地。基地位于朱杖子乡前白枣山村,依托主体是青龙满族自治县益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大强,示范面积400亩。主导品种:铁391K; 主推技术:转基因玉米高产节本高效生产技术、玉米中后期病虫害“一控双提”绿色防控技术。 中药材产业主导品种:五味子、北苍术,主推技术:五味子标准化栽培技术、苍术标准化栽培技术。 畜牧产业主导品种:绒山羊,主推技术: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 (三)完善农技推广特聘计划。优化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继续从“土专家”、“田秀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能手中招募4名特聘农技员,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规范特聘农技员管理制度,规范购买服务协议,加强考核管理,稳定聘任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优先续聘考核优秀人员,完善特聘人员信息化管理服务。 (四)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素质。遴选10名业务能力较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农技骨干参加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培训。县本级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及线上培训等方式,对35名农技人员开展不少于5天的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层次,创新培养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 (五)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立示范基地,针对转基因玉米,将抗虫耐除草剂品种与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栽培技术结合,充分发挥其减损增产、提质增效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观摩培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支持县乡级推广机构应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培育一批农技微视频创造者,加强在线技术推广服务。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农技人员、特聘农技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等在线开展业务培训、农技问答、咨询指导等服务,提高为农民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四、资金使用 2025年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为91万元(第一批86万元、第二批5万元),具体补助内容和补助环节为: 1.生物育种产业化转基因玉米种子补助15.264万元。2025年全县实际落实生物育种产业化转基因玉米示范7632亩,每亩转基因玉米种子款补助20元。 2.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13.5万元。对农技人员参加国家、省级、市县级组织的各层次的农技知识更新培训、专家授课、场地租赁、资料印制等各环节产生的费用进行补助。 3.示范场所试验示范推广补助23.5万元。重点对试验示范场所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聘请专家、土地租赁(试验示范展示)、技术指导进行补助。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试验示范场所需的农(兽)药、肥料、饲料、种子、种畜禽、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补助。其中苹果、生猪、黄瓜每个示范基地补助资金6.5万元,转基因玉米示范基地补助4万元。 4.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补助14万元。主要用于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所需的农(兽)药、肥料、饲料、种子、种畜禽、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补助。每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补助资金2万元。 5.农技推广科技服务补助24.736万元。对省市县乡村专家、农技人员、特聘农技员、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开展进村入户农技指导、培训培育、咨询服务和政策宣传等过程中发生的误餐、交通、差旅、技术材料印刷、牌匾制作、推广宣传等相关费用进行补助。特聘农技员每人每年补助资金2万元,县乡专家及村级产业技术指导员(粮食生产科技专员)每人年补助不高于1000元。 以上项目资金在完成任务清单的前提下,可以依据项目实际,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内容范围内调配统筹使用。 五、进度安排 项目自2025年1月起至2025年12月结束。 (一)组织筹备阶段(2025年1月-4月)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专家指导组,遴选示范基地、确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筛选、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宣传发动,启动此项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5年5月-11月) 推动项目落实,开展农技人员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工作。 (三)总结考评阶段(2025年12月) 按照绩效考评要求,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和绩效考核。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梳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广泛开展宣传推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加强补助项目与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示范种植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上下协调联动,统筹推进重点任务。 (二)强化绩效管理。依托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实施全过程管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建立项目资金专账,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搞好阶段和年度工作总结。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要求,认真做好项目阶段和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全面总结分析执行情况、存在问题,针对省级项目督导检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完善。 (四)加强总结宣传。充分挖掘农技推广项目组织实施中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通过现场观摩、典型推介、会议交流、媒体报道等方式加强信息共享,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关注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良好氛围。
|
县级农业 农村部门意见 |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市级农业 农村部门意见 |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