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乡镇动态

龙王庙镇:巧手织就致富路 钩针串起文明链

发布日期: 2025-04-15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棂,屋内笑语不断,几名妇女围坐在一起,手指翻飞间,五彩毛线化作精巧的花盆装饰部件,成为龙王庙镇孟杖子村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个由村民谢婧华自发组织的钩织技能培训班,为农村妇女开辟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新路径,同时悄然改变着村庄的精神风貌。

“去年跟着网上学钩织,没想到能带着姐妹们接订单!”提起创业初衷,谢婧华满脸笑意。作为村里首批掌握钩织技艺的妇女,谢婧华敏锐地发现卢龙县手工艺品市场的旺盛需求,主动对接企业争取订单。考虑到农村妇女实际情况,她精心挑选花盆套、杯垫等简单易学的小件产品,并将复杂技法拆解为 “三步教学法”,从基础针法、花样组合到成品验收,悉心指导,成功带出一支30余人的“巧手娘子军”。目前,首批2000件订单已顺利交付,妇女月均增收超800元,小小的钩针奏响了致富的新乐章。

钩织事业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曾经常见的麻将桌逐渐被编织台取代,“妇女之家”摇身一变成了姐妹们切磋编织技艺的热闹场所。“以前总为打牌输钱与丈夫拌嘴,现在俩人一起算钩织收入,感情反倒更好了。”学员李大姐边钩织边笑着说道。

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项编织事业还培育出妇女互助精神。技术娴熟者主动担任“帮扶组长”指导新人,完成订单较快的成员自觉分担她人任务,邻里关系在毛线穿梭间愈发紧密。谈及这种改变,孟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吴国际深有感触,“如今,无论村里哪家有急事,妇女们放下钩针就去搭把手,这种互帮互助的精气神,带动了整个村风的积极转变。”为深化“妇女之家”钩织产业与文明乡风的共生共荣,村里计划在每周钩织培训课程中增设“文明微课堂”特色环节,利用收针间隙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在花样设计中融入“孝”和“俭”等传统美德元素,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成“钩织口诀”,让文明新风随着针线流转传递到千家万户。

小小钩针串联起致富路与文明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孟杖子村的“巧手娘子军”正用自己的方式,织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美好图景。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