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乡是久负盛名的安梨之乡,果品甜脆皮薄,细腻多汁,年产安梨、红梨、花盖梨约3000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安梨滞销,广大农户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将其作为主要增收渠道的农户受其影响更大,该乡小峪岭后村的汪江便是面临困境的梨农之一。
安梨滞销地窖 果农一筹莫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水果销售成了不少果农最难过的 "年关" 。运输车辆通行难、客商进出对接难等问题,导致安梨销售面临严峻形势。 "以前我家的安梨很受欢迎的,很多天津、唐山、承德的老板都开车来家直接收购,每年都卖四五万斤,收入1万余元,但今年……" 果农汪江无奈地摇头感叹。
"车辆进不来,水果卖不出去,加上天气持续升温,再销不出去,梨就要烂在窖里了,怎么办?" 与果农同样焦虑的还有官场乡党委政府。
贴心做 "店小二" 全力打通销售 "最后一公里"
"我们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号召全乡干部职工积极拓展安梨销售渠道,全力帮助果农化解燃眉之急。" 该乡党委书记贾国忠说。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促进安梨销售,助力果农共度时艰,官场乡高度重视疫情影响下的安梨滞销问题,积极化身 "媒婆" ,为久藏地窖中的安梨找 "婆家"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安梨销售策略,最终采取 "线上+线下" 销售模式,多渠道打通安梨销售 "爱心通道" 。
线上,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方式,网上发布安梨销售信息,争取网络销售面积最大化;邀请 "国益助农团队" 专门制作 "上千家庭需要您的支持" 的安梨销售 "快手" 视频,以提高安梨销售的关注度和粉丝量,最终增加安梨销售量。
线下,县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官场乡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购买和助销,全县域拓展销售渠道。爱心企业龙城超市积极响应,主动腾出 "门面" 摊位,变珠宝柜台为安梨地摊,让果农自行售卖,并安排店长对其进行销售指导、安排员工帮其装卸货物。
"自活动开展以来,不断有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助销或购买,现在仅剩200吨梨没有出售,我代表官场梨农对大家表示感谢" ,该乡乡长李栋说, "这件事对我们乡镇和果农也是一种激励和启迪,下一步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变传统销售格局,不断创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