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部门动态

万家户籍连警心 百分温情解民忧

发布日期: 2025-04-23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我想着赶不上今年新农合缴费时限了,要不是派出所民警一直帮我们跑办这些手续,我和媳妇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4月上旬某日,县满族自治县土门子镇的老吴握着民警的手连声感谢。

老吴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由于户口在外地,一直没有在本地享受新农合待遇。户籍民警多次到老吴家了解情况,与老吴妻子户口所在地警方联系,前往民政局、档案馆等单位,调取佐证资料。通过“跨省通办”程序,终于在新农合缴费截止前一天,将老吴妻子户籍恢复,迁入老吴家。

在县公安局的各个户籍窗口,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每一页户口本的背后,都凝结着民警们为民服务的坚守。这些看似普通的户籍业务,不仅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期盼与希望。户籍民警们用专业与耐心,架起了跨省服务的桥梁。大巫岚镇的小王户籍信息冲突问题涉及黑龙江和山东两地,材料核查一度陷入僵局。县公安局负责户籍工作的王海伟白天联系两地警方协调档案,晚上梳理历史材料。经过历时数月的不懈努力,王海伟为小王确认了准确的户籍信息。当小王看到“经依法核查确认”的字样时,忍不住红了眼眶。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民警们耐心细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家住平方子乡的老薛,想改回实际的出生日期。民警们多次核实档案,翻阅泛黄的户籍底册和相关佐证,终于找到了一份1962年的结婚登记档案,又结合老薛孩子的出生日期推算以及老薛哥哥的身份证,最终确定了他的真实年龄,为其修改了户籍。这些看似枯燥的核查工作,却关系着群众补贴等惠民政策的落实。“我们多查一份档案,就让群众少跑一趟路”。

对于农村特殊群体,户籍民警们倾注了更多关爱。土门子镇的小云,父母去外地打工,孩子办理户口的大事被耽搁了。眼看小云已经到了上学年龄,没有户口无法录入学籍。小云的亲属向派出所求助,民警克服困难,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完成了DNA采样,组织好材料上报办理。当拿到办好的户口本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小云突然深深鞠了一躬。从2024年至今,县公安累计解决户口问题337次,帮助困难群众345人,为35名无户口人员解决了难题,收到群众致谢锦旗、感谢信数十面(封)。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