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部门动态

青龙蛮子地村“惊现”野生茶叶树种群

发布日期: 2018-05-09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早前,秦皇岛晚报曾以 "大山里的神奇树叶" 为题,报道了三拨子乡蛮子地村村民王鹤云老人栽培 "山珍茶树" ,并通过 "七蒸七干" 工艺自制 "香茗" 的故事,让这种外形并不惊艳并不奇诡的 "小树叶" 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57,又到山珍茶开花时,县委农工委国家公园筹建办、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追随 "花影" 深入蛮子地村,实地勘查山珍茶树,并探访王鹤云老人的制茶工艺。

经鉴定,这种山珍茶树学名流苏树,又名茶叶树,属于木犀科、流苏树属,是北方优质的茶叶树种,在许多文献资料中都见有古人用其叶、花 "泡茶" 饮用的记载。

通过实地勘查,工作人员发现,这种流苏树不仅在蛮子地村很多农家庭院中都有人工栽培,而且在该村西南长城沿线的针阔混交林中也有天然分布,初步估计,其数量可达1000株以上!

此前,除三拨子乡之外,我县也曾在龙王庙、草碾、三星口等乡镇发现该树种,但多为人工栽培;况且结合我县的自然环境来看,咱青龙其实已达野生流苏树适生范围的北限,因而,此次发现的流苏树天然分布种群实属罕见。

据县国家公园筹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流苏树叶片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 "七蒸七干" 之类工艺制作的山珍茶,品质完全可以和优质普洱茶相媲美,而蛮子地村的野生流苏树多分布在针阔混交林中,依靠森林腐殖质生长,更当得起 "绿色天然无公害" 的 "上品" 。他表示,他们准备将该村纳入全县域国家生态公园重要节点规划范围,建立野生茶叶树自然保护小区,并依托古长城、野茶树等 "公园资源" 带动该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