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字〔2024〕144081号
对政协秦皇岛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44081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龙县坚持以《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为统揽,围绕省、市、县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集聚资源,全面发力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引进专业服务机构。2023年4月19日,青龙县政府与秦皇岛市科技局、河北矢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第三方机构矢量科技公司将在政策指导、科技型企业培育、成果对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指导帮扶。目前,已开展“一对一”服务企业30余家。二是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天津科技大学来青龙调研食品加工企业;北京科技大学来青调研钢铁产业,对安胜矿业“氧化球团脱硫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利通电缆公司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就营养功能杂粮主食精深加工与产品研发进行技术服务(委托)正在沟通洽谈;天津大学与河北华贵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就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节能优化改造项目的调研与方案设计,正在进行洽谈。
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一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建立高企梯次培育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作用,成熟一批、申报一批。2024年,全县高企总数达到7家,正在组织龙兴矿业、天驰鑫利、禾采农业3家企业开展高企申报工作;积极动员华贵建材、双合盛、泓利电气、百峰食品、众大农业、木兰菌业等企业申报、引进专利,做好高企申报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继续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目前,我县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288家,力争年底达到316家;易络科技、泰龙电子等30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力争年底达到45家。
三、完善提升创新条件。深入企业宣传指导,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奖补等各项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科技研发积极性。会同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入企业服务,做好研发项目、费用归集。一是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深入纳统企业、重点企业走访,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中心的有6家,争取年底发展到8家以上。二是引导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有5家企业(冠峰金属、恒茂实业、恒力玻纤、利通电缆、泰龙电子)开展研发活动,研发费用共计740万元,力争年底达到1600万元,全年增速21.99%。三是加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以打造“京东板栗”创新发展旗舰、“京津冀”肉鸡产业集群、“板栗+”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创建更多特色产业基地,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四、推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企业牵线搭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合作交流力度。一是技术合同额推进工作。2023年技术额输出方面,盛源测绘、双合盛公司累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9066万元;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方面,秦皇岛迁青铁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吸纳中铁设计院(天津)铁路设计合同额887万元。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人才、技术、成果引进和应用,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引进专利。2023年,同盛医药公司取得发明专利1项,恒茂实业、天驰鑫利、龙兴矿业等企业引进发明专利3项,华北电力大学无偿捐赠我县利通电缆公司科技成果2项。
五、加大力度引进人才。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针对我县当前电商、文旅、乡村振兴等方面人才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提升政策协同度。县人社局人才交流、就业两个服务机构通力协作,通过对县内企业人才需求摸底、为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及时为急需人才企业发布招聘公告等方式,不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更好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提升服务留住人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人才引育政策,制定调整人才优惠政策。坚持“柔性引才”和“刚性引才”相结合,在拟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和岗位需求时,放宽条件、不唯地域,不断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组织企业招聘时,引导其适当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切实壮大我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按照省市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有关政策,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和待遇水平,提高其荣誉感和获得感。
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