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门子镇影壁山村村民冯志东承租的稻田,这里稻谷飘香,稻穗颗粒饱满、稻田蟹三五成群,稻田美,蟹儿肥……工作人员王晓芹正忙着将稻田里生长的螃蟹捕捞、装箱。“我们养殖的稻田蟹已经成熟,开始对外销售,每天晚上打捞,日销售量最多一天在50斤左右。”王晓芹一脸兴奋地说。
冯志东介绍说:“在水稻长到40公分左右时,开始投放蟹苗。蟹苗和水稻互相促进,一同生长。”为了使稻蟹综合种养取得成功,他不断地学习经验与技术,定期为稻田蟹投放饲料,进行育肥,保证螃蟹肉质肥美,蟹黄饱满。稻田里养蟹,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草,蟹粪便肥田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整个种植过程无农药、无化学合成肥,生态环保,既提高了稻米的品质,也降低了螃蟹的养殖成本。
近日,养殖基地还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统一着装,戴着小黄帽,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稻田作画,带队老师为他们普及稻田知识,让他们体验稻蟹捕捞活动,一人一手套,一人一长靴,一人一小桶,大人和小朋友们一起抓螃蟹、吃螃蟹、品稻香。
慕名而来的王女士说:“稻田蟹味道很鲜美,而且还可以进稻田亲自捕捞,体验感十足。今天专门买了一些,准备和家人一起品尝。”不打农药,使用有机肥。让冯志东除了收获肉质肥美的稻田蟹外,还种出了绿色优质稻米,比普通稻米回报更高,收益也随之增加。丰收的喜悦在他的脸上溢于言表:“预计再过二十天左右,我们开始收割水稻。今年是试养稻田蟹第一年,到目前为止销量还不错,明年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目前稻田里的螃蟹已经普遍长到了2-3两的个头,工作人员在白天将稻蟹赶至专门用于抓蟹的蟹池。临近中秋,赶上吃螃蟹的好时节,这几天,冯志东的稻田里购买螃蟹的人络绎不绝,消费者还能亲手打捞,独特的捞蟹体验让稻田蟹的订单随之增加,预计销售可以延续到十月中旬。
“稻田养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成为影壁山村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从过去撂荒的土地变为现在的稻香蟹肥,我们还将不断拓展“水稻田+餐饮、采摘、休闲娱乐”等配套板块,尝试探索更多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新型农业之路上踔厉奋发,不断前行。”土门子镇党委书记李江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