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部门动态

青龙:猴哥来拜年 花棒舞出幸福景

发布日期: 2022-02-08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猴打棒是青龙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形式把古老的民间热烈、欢快、优美的独特舞蹈风格、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场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 流传于三拨子乡一带,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三拨子乡满族老艺人(1912年生)讲,康熙年间满族正兰旗皇庄头马祥 "跑马占圈" 迁居此地,当时这一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土地贫瘠,以打猎为生,人们出入这深山老林,常被狼虫虎豹所伤,为保人们平安归来,人们进山时手持木棒,喊山令,边走边敲,谓之 "敲山震虎"

满族人民认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还认为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驱魔逐妖,因而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模样表演猴打棒,以此驱兽降妖避邪。满族人为保人丁平安,平时进山,敲击木棒,以震虎狼。夜晚及逢年过节,由两人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 "顽猴" ,手持双棒,跳跃、呐喊、击棒,降妖驱邪,保佑人丁四季平安,猴打棒由此产生得名。

同治五年,我县民间举办花会将猴打棒纳入其中,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流传。起初,表演者只有二男,逐步增至六男、八男。表演形式分 "踩街" 和 "撂场" 两种。棒花有 "一击头" "二击头" "三击头" "四击头" 和 "单转花" "双转花" 。步法有 "碎步" "虚步" "蹲步" "蹲跳步" "转跳步" "十字步" 等。舞姿舒展粗犷,蹲步稳,虚步轻,棒声铿锵有力,与唢呐、锣、鼓浑然一体,显得欢快、优美。

近年来,我县文化部门经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将《猴打棒》搬上文化娱乐舞台,在19941995两年中分获省、市民族音乐舞蹈大赛创作和表演一等奖。201811月,《青龙猴打棒》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邱广义。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